p } ?>
大年初二
万事如意贺新春
正月初二,也叫大年初二,又称“迎婿日”,“回娘家”,客家传统叫法又叫“转妹家”。是中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二天,亦是正月第二天,正月最早源自春秋时期,它一般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之间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继续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,亲朋好友相互走访,拜年祝福声不断。
早起
大年初二,新年的第二天,家家户户都会早起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这一天的到来。
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,人们以早为贵,早有所成,一切占先。人们早起后,早鸣鞭炮,早开福门,早迎财喜神,早出门叩节拜年。过了“四始”日,人们就不再讲究“早”字了,故有“大年初一起五更,大年初二日头红”的说法。
吃开年饭
大年初二吃开年饭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一部分,这一天的饭食通常非常丰盛,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富足、家庭团圆。
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食物,如饺子、年糕、汤圆等,这些食物都有特定的寓意,如饺子形状像元宝,寓意财富滚滚;年糕寓意年年高升。
吃面条
初一饺子初二面。在正月初二这一天,北方各地的习俗是吃面。这面也有讲究,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,把面煮熟之后要用冷水浸过,人们称之为“冷汤”。
面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的内涵。长长的面条不仅象征着长寿安康,也象征着幸福的日子长长远远,美好的生活和顺绵长。正月初二吃面,图的是条条顺,寓意着新的一年顺顺当当。
祭财神
财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掌管财富和好运的神祇。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,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,还是普通家庭,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。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。这天中午要吃馄饨,俗称"元宝汤"。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。
老北京的大商号,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,祭品要用"五大供",即整猪、整羊、整鸡、整鸭、红色活鲤鱼等,祈望发大财。
回娘家
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。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,分给娘家的小孩,并且在娘家吃午饭。
不但如此,在过去,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。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。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,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,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,得以叙叙旧、话话家常。
来源:渭城区融媒体中心
销售热线
营销一部(传统产品):王部长 15371160678
营销二部(光伏焊带):曹部长 13921871003
电子邮箱
withering@126.com
公司地址
石狮市争攀坝301号